“中国边疆学讲坛暨新疆智库讲坛”2021年第7期
清政府治理台湾政策的多面反思
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细珠研究员
2021年4月1日下午,中国边疆研究所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执中楼五层远达厅召开2021年第七期“中国边疆学讲坛暨新疆智库讲坛”,邀请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李细珠研究员举办讲座,讲座题目为“清政府治理台湾政策的多面反思”。 李细珠研究员的报告包括三部分内容: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与大陆的一体化进程,二、移民政策与台湾移垦社会的定型,三、洋务运动与台湾近代化。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平定台湾后,关于台湾善后如何处置,由于时人对台湾地位的认识颇有差异,清朝内部出现了所谓弃留问题之争。康熙皇帝作出了在台湾设治开发的关键决策。清朝正式把台湾纳入行政治理体系。
一、政治、经济、文化与大陆一体化进程
(一)政治与军事制度
清代台湾的行政建置演变可以分为一府三县时期、一府四县三厅时期、二府八县四厅时期、一省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时期。之后,通过刘铭传的调整,台湾全省形成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的格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控制台湾,康熙帝决定向台湾派遣巡台御史。雍正朝继承这项制度,并发扬光大。乾隆朝初年沿袭雍正时期巡台御史制度,随后遂生弊端,乾隆帝对此作出调整。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乾隆帝谕令正式停止御史巡台,确立福建大员将军、督抚与水陆提督轮值巡台制度。
清朝在台湾的军事防卫是班兵制度。清朝对戍台班兵的挑选、核验、换班及相关违例处罚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戍台班兵缺额不得在台湾募补。这一条并没有严格执行。戍台班兵数量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同治七年(1868)达到清代台湾班兵最高数值,随后逐渐裁减。戍台班兵在台湾驻防有一个重要原则是班兵与当地庄民异籍驻防。班兵在台湾实际上兼有军事与警察的双重职能。清中期以后,台湾班兵制度也日趋式微。中法战争时期,台湾班兵已是穷途末路。
(二)经贸政策
清代台湾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稻米与蔗糖是主要的农产品,故有所谓米糖经济之称。在康熙统一台湾之初,蔗园面积大大超过稻田面积。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雍正十三年(1735),稻田增长不到一倍,而蔗园增长了两倍多。“米糖相克”问题没有解决。乾隆、嘉庆、道光时期是台湾稻作的全盛时期。随后,台湾农业经济结构遂由米粮生产逐步转变为茶、糖和樟脑生产。
清代台湾的赋税主要是田赋。清初台湾赋则与内地相比,其赋额重在一倍以上。雍正九年(1731),福建总督刘世明奏请台湾田园按照内地同安则例征收赋税,直接减少了台湾垦民的负担,有助于推进台湾土地开发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台湾赋则与福建同安则例一致,对于闽台一体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随着清朝开发台湾的进程,台湾内外贸易日趋繁荣,台海两岸经济自然融入一个休戚与共的经贸圈内。台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福建漳州、泉州等府缺米的困境,在闽台关系中起到了良好的反哺作用,是加强两岸联系的经济纽带。外国洋行控制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加深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台湾在近代与近代中国同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文教政策
康熙统一台湾后,在台湾推广了维系大一统政权的正统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因而从思想文化上把台湾纳入与大陆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清初儒学入台既是陈瑸、蔡世远、蓝鼎元等重要理学家思想宣传的结果,也是台湾地方官府不断完善学校教育体系逐渐向民间社会渗透的结果。
清代台湾的学校体系分府县儒学学宫、官办或私办书院以及基层社学与义学(义塾)。这个较为完备的学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把大陆的文化教育制度推广到台湾,使台湾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教育体系之中,中国文化随之融入台湾人的血脉里而成为其世代相传的基因。
康熙统一台湾后,迅速在台湾推行科举制度,把台湾士子纳入国家人才体系之中。在乡试中单独给予台湾生员中举的名额,是清朝对台湾的特殊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在甲午战后被迫割让给日本之后,仍有不少士子回大陆参加科举考试。这是科举制度对台湾士子的吸引力以及台湾士子对祖国向心力最好的例证。
二、移民政策与台湾移垦社会的定型
(一)给照渡台与两岸对渡制度
康熙统一台湾后,大陆移民逐渐涌向台湾。为了加强相应的管理,清朝实行给照渡台与两岸对渡制度,试图把渡台移民纳入规范的政府治理体系之中。
当时两岸对渡主要有:从福建厦门经澎湖到台南鹿耳门的对渡航线;从台湾彰化县鹿仔港到福建泉州晋江县蚶江口的对渡航线;从台湾淡水厅八里坌港口到福州五虎门对渡航线。
(二)禁止携眷政策与无照偷渡
在大陆移民不断涌向台湾的过程中,清朝曾实行禁止携眷政策。随着赴台移民增多,清朝不得不实施了三次有条件开放移民搬眷。此后,台湾(主要是西部地区)开发已达相对饱和状态,台民携眷过台并不踊跃,甚至出现请照回籍的现象。清朝实行严进宽出办法。乾隆五十三年(1788),禁止携眷政策正式废除。
在台湾移民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无照偷渡。无照偷渡既是对给照渡台制度的破坏,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补充。无照偷渡给台湾带来非法移民,其后果一方面使台湾多游民,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但另一方面使台湾人口增加,也为开发台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移垦社会定型及其与内地一体化
清朝大量移民来到台湾,逐渐改变台湾的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使台湾成为以闽、粤移民为主体的移垦社会,并逐渐融入与大陆内地一体化进程之中。台湾移垦社会在乾嘉时期开始形成以后,历经频繁的分类械斗,通过其内部不断地自我调整,在咸同之际基本定型。关于清代台湾社会发展变迁的总体研究,台湾学界曾有所谓“内地化”与“土著化”之争。其实,台湾移垦社会并不存在转型问题,只是从开始形成到基本定型。台湾自被纳入中国版图以后,逐渐在一体化进程中与中国社会实现同步变迁,并成为大一统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清代台湾人口的性别比例问题,台湾有所谓“有唐山公,无唐山妈”的说法,意指台湾历史上只有大陆男性的移民,而没有女性的移民。这种说法近年来被“台独”政治势力操弄,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早期台湾妇女人数确实较少,但早期移民中的无妻者并不占多数,因为许多移民在原乡已经娶妻,然后才到台湾来。从族谱资料看,早期娶台湾女子者为数不多,且主要是娶汉人移民的后代,“娶番女”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只是少数,且受到明令禁止。由于清朝在较长时间里实行禁止携眷赴台政策,也由于女性移民“偷渡”会比男性移民更加困难,故在一定时期内,台湾社会的人口性别比例并不平衡。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三次开禁,很多女性移民得以“合法”请照渡台,以及更多的女性想方设法渡台与家人团聚,都有助于缓解台湾社会中人口性比例失调的状况,清代向台湾的大陆移民中,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在乾隆末年取消禁止携眷赴台政策后,台湾人口只用20年就几乎翻了一番,这种社会人口的高速增长,除了移民增长之外,人口自然增长也应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表明成年男女的婚配率比较高,人口中的性别比例已经比较平衡。
三、洋务运动与台湾近代化
晚清时期,为应对边疆危机,清朝加强东南海防,把台湾改建行省。在洋务运动中,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领导台湾的自强新政,通过创办近代工矿企业、修建新式交通设施、加强近代海防建设、兴办新式教育事业开启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台湾近代化进程得以顺利开展,甚至走在大陆许多省份之前,成为当时中国较先进的省份之一。
结语:清朝经略台湾的经验教训
清朝实际管辖、有效统治台湾21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更是台湾历史上的大事。台湾经过清朝的长期治理与开发,逐渐由福建省一个府而变为中央政府直辖的一个行省,台海两岸关系真正融合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台湾历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检讨清朝经略台湾的成败得失,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清朝治理与开发台湾200余年,使台湾地区基本上完成了与中国大陆内地一体化的进程,并成为大一统中国主权与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清朝经略台湾最大的历史贡献。
综观清朝经略台湾200余年,为了加强治理与开发台湾,有意识地把内地各项制度与政策推向台湾,使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被纳入与大陆一体化进程之中,从而成为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清朝的治台政策及其效果,有两个错误观点值得注意。
一是所谓清朝治台前期消极、后期积极说。持此论者认为清朝统治前期对台湾并不重视,所有治台政策只是为了防止台湾作为反叛基地而做出的消极应对举措,只有晚清时期台湾受到日本及西方列强的侵略之后,清朝才重视台湾,采取积极的治台政策。这个观点似是而非,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康熙统一台湾之后,历代统治者在台湾实行的多方面的政策,都是积极治理台湾的重要举措。这些政策并无所谓从消极转向积极的过程,只是不同时期因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产生不同认识,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对举措而已。
二是“台独”论者所谓台湾的近代化起源于日据时期,一笔抹杀清朝洋务运动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这更是妄顾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谈。清朝加强海防建设,台湾从福建省的一个府,升格为中央政府直辖的一个行省。在洋务派的领导与推动下,台湾的洋务运动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较先进的省份之一,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也得以顺利开展。这个毋庸置疑的客观历史事实,是对“台独”论者所谓台湾的近代化起源于日据时期的有力驳斥。
另一方面,晚清国力衰弱,台湾在甲午战后被迫割让与日本,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如果说甲午战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迫使清朝割让台湾,充分表明台湾是中国主权与领土的一部分的客观历史事实;那么,抗战胜利之后通过《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使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可谓台湾是中国主权与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铁证。历史昭示现实: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回顾历史,正视现实,两岸统一乃历史必然,台湾回归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