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第一章 东亚“天下”政治格局演变与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
第一节 互动与定型:东亚“天下”政治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趋势
一、东亚“天下”的范围及其自成体系的自然环境
二、城国与行国:东亚政权建构的主要形态
三、东亚“天下”政治格局构成的常态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记述与研究:多民族国家疆域研究的历程
一、从《汉书》到清《一统志》:对多民族国家疆域的系统记述
二、从西北舆地学到专门性著作的涌现:近现代疆域研究的兴起
三、从“历史上中国”的讨论到《中国古代疆域史》和《中国近代边界史》的出版: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深入研究
四、由具体阐述到理论研究:新时期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 由王朝国家到近现代主权国家: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
一、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二、何为“中国疆域”:含义与范围
三、由传统王朝到近现代主权国家: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
第二章 “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多民族国家建构的理想与现实
第一节 王权与“天下”核心: “中国”的含义及其意义
一、以往研究的评述
二、“中国”的含义及其意义
第二节 “汉为天下宗”:以“中国”为中心“大一统”观念的形成汉武帝“汉为天下宗”“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一、重构藩属体系:汉武帝“大一统”观念的实践
二、西汉“大一统”疆域对后代的影响
第三节 继承与发扬:“大一统”观念的变化及北疆游牧族群的继承和发展
一、匈奴人刘渊对“中国”的认同及“大一统”观念的变化
二、北疆族群对“大一统”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 “中国”和“天下”的重合: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定型
一、由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型
二、“臣民”(国民)塑造的尝试
三、消除族群分界与确立满洲正统的努力
四、通过调整政策,实现不同族群的整合
五、多民族近现代主权国家的初步定型
第三章 “藩属”体系与“殖民”体系的碰撞:多民族国家疆域构建形式解构
第一节 东亚“天下”政治格局的特征:“藩属”体系还是“朝贡”体系
一、以往研究的回顾
二、汉唐之“天下”解构
三、“朝贡”是手段非体制
第二节 藩卫的对象不同:“藩属”与“宗藩”辨析
一、学界对“藩属”、“宗藩”的认识和使用
二、古籍中“藩属”的含义及其使用
三、古籍中“宗藩”的含义及其使用
第三节 “藩属”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藩属体制形成的思想基础
二、“二元天下”的出现与藩属体制的确立
三、藩属体制与册封、朝贡的关系
四、藩属体系存在的多样化
第四节 藩属与王朝疆域:不同藩属体系的重组与王朝疆域的形成
一、藩属观念的出现
二、藩属体系的建构与西汉王朝疆域结构
第五节 “藩属”体系与“殖民”体系的碰撞:“藩属”的两个不同发展结果
一、“藩属”体系与“殖民”体系的碰撞
二、藩部的内地化与属国的脱离
第四章 治策与疆域:“羁縻”、吏治与历代治边政策
第一节 “恩威兼施”:羁縻与历代治边政策
一、“羁縻”之要义是控制
二、同为“羁縻”但控制的程度不同
三、“羁縻”治策形成和实施的基础
四、羁縻是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补充治理方式
第二节 疆域盈缩的重要因素:边吏与王朝疆域——以汉代为例
一、边吏与边疆管理机构
二、边吏与边疆管理
三、边吏与边疆稳定和疆域盈缩
第五章 疆域形成的黏合剂:传统夷夏观的变化与中华民族(国民)的形成
第一节 “夷夏之辨”:传统“夷夏观”的形成
一、“夏”与“夷”:多民族国家构建不同时期的主导者
二、文化差异:族群划分的标准
三、“夷夏有别”:“华夏”(汉人)王朝的治边指导思想
第二节 冲击与认同:边疆族群所建王朝对传统“夷夏观”的影响
一、认同与否定:边疆族群王朝确立“正统”的需要
二、四等人划分:对传统“夷夏观”的颠覆与族群融合
三、疆域形成的黏合剂:臣民(国民)塑造与“中华民族”(国民)的形成和发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籍及考古文献
二、今人著作
三、今人论文
四、电子数据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