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交流 > 中国边疆学讲坛

清史修篡的相关问题

作者:马大正来源:发布时间:2003-03-04
  在2003年第二期学术沙龙上马大正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清史修篡的相关问题”的专场报告,介绍了“清史编纂工程”的重大意义、运作机制建立和近期工作计划。

  在报告中,他指出这一工程是新世纪我国规模宏大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一工程不仅仅具有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重大作用,更具有“资政育民”的重大意义。在机构设置方面,清史编纂工程领导小组是这一工程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担任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行政机关。为组织实施编纂的各项工作,2002年12月专门成立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以下称“编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担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大正研究员、故宫博物院朱诚如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成崇德教授为副主任。

  这一工程规模宏大,根据初步的设想,包括主体工程和基础工程两部分。主体工程是修纂一部2000万至3000万字的《清史》,基础工程是整理、出版一大批档案、地图和照片等相关资料,为《清史》的修纂服务。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清史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次修纂工作将在继承以往国内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在清史修篡的过程中,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三个结合”和“三要”。这就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月28日所强调指出的: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既要继承前人成果,又要勇于进行学术创新;既要着眼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要充分发挥学术民主,提倡文人相亲的新风尚,摈弃文人相轻的旧观念,集思广益;要严谨求实,尊重史实,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强史书的科学性和可读性;要在编纂工作中坚持老中青三结合,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专家。

  目前,编委会正在征求国内外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上述设想,制定具体的修纂规划。各个处、组也在紧张工作,文献资料处已召开了三次会议,就清代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规划。体裁体例工作小组已先后召开了三次会议,今年上半年还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举办编纂工作研讨会,还拟定了《〈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分发给全国的清史专家和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备选方案,由编委会审议、确定。学术调研工作组配合清史修纂,确立了11个专题调研项目,目前已经启动第一期调研工作,并决定在今年5月前完成调研工作,就国内清史研究队伍现状、20世纪以来的国内清史研究成果、建国以来全国清史领域硕士、博士论文目录及作者流向、国外学者用英、日、俄文发表的清史研究成果述评,以及《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修纂始末等问题提交调研报告。另外,档案工作处也已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资料的整理工作提交了规划草案。

  在报告中,马大正研究员还向与会的我院学者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在清史研究方面拥有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我院科研人员应积极参与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国内外的学者共同努力,做好清史修纂工作,为弘扬、传承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作者:马大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20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

公众号

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20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