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我们 > 人员名录 > 历届领导
历届领导

第一任 (1983——1986)主任:翁独健 副主任:邓锐龄
第二任 (1986——1994)主任:吕一燃 副主任:马大正
第三任 (1994——2001)主任:马大正 副主任:安 京(1997——1998)                                                                           厉 声(1998——2001)
第四任 (2001——2012)主任:厉 声 副主任:李国强(2003——2012)
第五任 (2012——2025)主任:
邢广程 副主任:李大路(2012——2019)

 

翁独健(1906--1986):
    原名翁贤华,男,汉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研究院和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巴黎师从著名学者伯希和学习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语言。曾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历任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燕京大学代理校长,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顾问。1983--1986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

 


吕一燃(1929--  )

    男,汉族,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 学历史系、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199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马大正(1938--  ):

    男,汉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87--2001年间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厉 声(1949--  ):

    男,汉族,研究员。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曾就职于新疆大学历史系。1998--2001年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起任中心主任、研究员、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法学博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原所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边疆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世界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委、《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委会主编、《中国边疆学》集刊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边疆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和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俄罗斯“普希金”奖章,2020年被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荣誉博士”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苏联历史、俄罗斯及中亚问题、周边国际问题和中国边疆问题等。

 2023年6月2日下午,参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作题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言。2024年12月2日,参加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

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参与完成多项中央交办任务,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奖一、二、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代表性专著有《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同盟、冲突和关系正常化:中苏关系演化轨迹》《新型伙伴关系范式:对中俄关系的多向解读》《苏联外交战略和政策研究》等。主编《中国边疆发展报告》系列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学年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研究》《清代国家统一史》等,其中《清代国家统一史》是中国历史院成立后首批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国家统一史”最终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20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

公众号

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20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