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任务/研究方向
中国边疆研究所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古代疆域演化规律和中国历代王朝治理边疆的得失,研究中国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构建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知古鉴今,资政育人;坚持陆海统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边疆发展。
学科调整简况
中国边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前身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边疆研究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拓宽基础研究内涵,加大应用研究力度,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实践模式;围绕当代中国边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边疆历史问题的现实表现和边疆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 突破了边疆史地的研究范畴,推动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转变。
同时,中国边疆研究所根据边疆形势和边疆研究需要,不断优化学科方向,调整学科布局。2002年,将原研究部改设为研究一部和研究二部,分别负责北部边疆研究和西南边疆、海疆研究;2009年,将研究一部、研究二部按照研究方向调整为东北与北部边疆研究室、西北边疆研究室、西南边疆与海疆研究室、国家与边疆理论研究室;2013年,增设海疆研究室;2014年,将西北边疆研究室改为新疆研究室;2019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后,根据《中国历史研究院组建方案》,改建和新设4个研究室,研究室增至8个,包括:东北边疆研究室、北部边疆研究室、西南边疆研究室、海疆研究室、中国海洋史研究室、新疆研究室、西藏研究室、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
目前,中国边疆研究所已形成新疆、西藏、海疆、疆域理论等优势研究方向,同时努力拓展北部边疆、西南边疆、中国海洋史、周边国际环境与边疆稳定发展等新的学术增长点。
特色学科
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中国边疆研究所在我国边疆研究领域已具有重要影响力,初步形成特色学科“中国边疆学”。2016年,“中国边疆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名单
学部委员:邢广程
荣誉学部委员:吕一燃
单位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邮编100101)
办公电话:010-874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