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边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边疆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边疆研究

治国必先治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

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6-09-29 09:19:00   来源《求是》2016/18

  核心要点:

  ■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边疆地域辽阔,战略地位重要、少数民族聚集、资源禀赋突出,必须坚持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一般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边疆治理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最关键的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同心,就是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抓住民族团结这一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生命线,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要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同彩,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既要塑民族文化之“魂”,又要树民族文化之“形”,让现代化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让民族文化再现时代特征。

  ■ 要正确处理好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既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观”“五个认同”“四个自信”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各民族都一起发展、一起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边疆地域辽阔,战略地位重要、少数民族聚集、资源禀赋突出,必须坚持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一般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在党中央领导下,云南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积极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边疆治理路径,创造性地做好做活“边疆”“民族”两篇大文章,呈现出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景象。云南的实践表明,必须坚持以国家边疆稳定发展为最高原则,以民族团结为生命线,以依法治边为基本方略,坚持民族团结同心、科学发展同步、民族文化同彩、社会和谐同创、美丽家园同建、边疆安全同担、奋斗目标同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坚持民族团结同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边疆治理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最关键的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同心,就是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抓住民族团结这一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生命线,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要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引导各族人民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同步。发展是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科学发展同步就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坚持“五位一体”、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同步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注重层次性、差异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实施精准脱贫保证同步发展,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改穷业”、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生态补偿“破穷局”、加大教育投入“斩穷根”、社会保障兜底“脱穷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民族文化同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同彩,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既要塑民族文化之“魂”,又要树民族文化之“形”,让现代化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让民族文化再现时代特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各领域,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民族语文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培养各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切实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是坚持社会和谐同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同创,就是要不断创新和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保持边疆社会长期和谐稳定。要构建人人参与同创机制,尊重群众创造精神,努力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以及社会整合机制、对话协商机制等等,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和矛盾关系,保障各族群众同创同享。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改进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维护边疆和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深入推进边疆地区法治教育,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用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保证边疆长治久安。

  五是坚持美丽家园同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美丽家园同建,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的理念。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让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选择,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边疆治理各个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进边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各族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是坚持边疆安全同担。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边疆安全同担,就是要在民族文化多样、多种宗教信仰并存、跨境民族关系、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相互交织,以及涉及国家主权、人口、领土和政府等问题上,各民族共同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完善总体边疆安全体系,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于一体的边疆安全体系。在开放动态中实现边疆安全是新形势下要着力研究解决的新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各族人民同国家、政府一道,人人参与、人人同担边疆安全保障机制。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合作促发展,与周边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探索边疆治理和边疆安全的国际合作、共同治理、互利共赢新路径。

  七是坚持奋斗目标同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奋斗目标同向,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的坚定目标,也是人民的强烈意愿,既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向,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说到底就是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民族只要共同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都能过上美好生活。

  总结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几点启示:一要正确处理好中央大局与云南边疆的关系,既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领导,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又坚持从云南边疆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方针政策,让边疆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二要正确处理好边疆治理与对外辐射的关系,既注重把边疆治理好,各族群众心向党、跟党走,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又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难得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前沿的作用,不断扩大对外辐射力、影响力。三要正确处理好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既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观”“五个认同”“四个自信”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各民族都一起发展、一起过上好日子。四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跨越发展,又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弯道超车,缩小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凝心聚力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五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开放与依法治理的关系,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又要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化进程,发挥法治手段在调节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处理民族问题、管理宗教事务、化解风险矛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需要不断总结、深入研究边疆治理过程中的新鲜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疆治理理论,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确保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

  (执笔:何祖坤 鲁壮天 鲁彩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18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100732)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5层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