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教学活动 >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作者:管理员来源:中国边疆历史系发布时间:2010-10-25

中国边疆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政治思想方面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推进边疆社会稳定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服务。

  (二)业务素质方面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本学科领域完成创造性的成果。

  (三)身体素质方面

  身体健康。有较好身体素质,能胜任到中国边疆地区从事调查研究;有较好心理素质,能承担较重的心理压力和外界压力而开展正常学习与研究工作。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不允许提前毕业。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5年;外国留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6年。

三、培养方式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使其相得益彰。应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每位博士研究生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

  四、个人培养计划

  导师和指导小组应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情况,认真制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构成、导师及指导小组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构想、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博士研究生科研活动计划、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进程安排等。

  个人培养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因客观条件变化,可以进行修订,但需经系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在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各系和教务处要审查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未完成培养计划规定学习任务的博士研究生,不得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培养计划经系批准后应于博士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即当年11月30日前)经校园信息平台(http://portal.gscass.cn)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博士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未制订出培养计划的导师下一年不得招生。

五、研究方向

  目前设有四个研究方向: 中国边疆学理论、中国疆域史、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周边国际环境与中国边疆。

  (一)中国边疆学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并不断深化中国疆域基础理论研究,逐步形成科学、完整的中国边疆学理论体系,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着重开展中国历代疆域形成、历代边疆治理、历代宗藩关系与属国制度、中外疆域理论比较等问题的研究。同时,对西方边疆理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边疆问题展开研究,从而实现中国边疆历史由古及今的贯通研究,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边疆问题以及边疆学说的中外贯通研究。

  (二)中国疆域史

  本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历代治边思想、历代治边政策、历代边事与边政、历代边界与边防、历代边疆开发等。通过上述研究,揭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内容、特点;探索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上治边政策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遗产,充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

  (三)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

  在宏观上重点考察有关中国历代的海疆政策以及海洋管理制度等,在微观上重点考察有关钓鱼岛、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形成所涉及的若干史实和理论问题。涵盖中国以及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在海洋主权、管辖权和海洋权益方面主要立场和政策。

  (四)周边国际环境与中国边疆

  从我国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我国边疆地区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同时,我国还与8个国家在海上相邻或相向。从地区上而言,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东亚、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显然不能忽视周边国家和地区因素,而当代中国边疆社会稳定与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诸多关联。本研究方向的重点是考察当代周边国家和地区与我边疆地区政治、外交、经济、国防、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从外部探究中国边疆问题。

六、课程学习

  (一)基本要求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应进一步拓宽加深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使之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为此,各系及院教学管理部门,要努力开出高质量的反映当代科学前沿或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综合性的博士研究生课程。

  (二)课程设置和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制性跨学科课、社会实践、选修课组成。课程实行学分制。凡博士研究生课程均规定相应的学分。研究生考核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后,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单。

  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的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管理办法》。

  总学分:24

  1、公共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 学分)

  (2)外国语课(3 学分)

  2、专业基础课(3学分)

  (1)史学理论与前沿(4学分)

  (2)当代中国海疆问题(4学分)

  (3)历代治理边疆政策研究(4学分)

  (4)当代中国边疆问题(4学分)

  (5)俄国史(4学分)

  (6)当代中国海疆问题(4学分)

  (7)西域民族关系史(4学分)

  (8)中国边疆学通论(4学分)

  (9)中国边疆经略史(4学分)


3、专业课


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设定,并不少于2门,专业课不得低于5学分。

  (1)中俄关系(3学分)

  (2)中国和中亚关系(3学分)

  (3)中俄关系史(3学分)

(4)中国海疆史通论(3学分)

  (5)隋唐边疆史料学(3学分)

  (6)汉唐出土文书研究(3学分)

  (7)隋唐边疆军政制度(3学分)

  (8)汉唐边疆政治制度研究(3学分)

  (9)西域史(3学分)

  (10)中国疆域理论概说(3学分)

  (11)东北边疆与中国疆域形成研究(3学分)

  (12)中国历代边事与边政研究(3学分)

  (13)当代中国边疆问题(3学分)

  (14)历代治理新疆政策研究(3学分)

  4、限制性跨学科课(必修)(3学分)

  5、选修课(2学分)

  6、社会实践(必修) (2学分)

  (三)学习方式和成绩考核

  课程学习的方式可因学科特点和课程性质而异,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成绩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习成绩考核规定》。

七、学科综合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核,不能按期进行学科综合考核的,需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系主任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教务处批准备案,并在来年与下一级博士研究生同期进行学科综合考核,逾期未考核者一律按不合格处理。

  (一)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科研情况和学科前沿文献综述报告三个方面。

  学科前沿文献综述报告的形式和步骤包括:首先由博士生撰写报告,经导师审核同意后,由系里组织考核委员会进行公开听取报告,评定合格或不合格。

  (二)考核委员会

  考核委员会由系及导师在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基础上进行组织,考核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考核委员会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考核范围,拟定考核题目。

  (三)考核程序

  一般在入学后第三学期中进行,同年12月31日前结束,全部考核工作须在校园信息平台(http://portal.gscass.cn)中进行,博士生综合考核的形式和步骤一般包括:个人总结(博士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导师填写考核鉴定,系主任、教务处分别就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课程学习以及博士生学科前沿文献综述报告情况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四)考核等级及处理

  考核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评为不合格

  A、学习吃力,成绩较差。

  B、独立学习,科研能力较差,完成学位论文有困难。

  C、学科前沿文献综述报告评定为不合格。

  考核成绩合格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如本人仍要求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则必须重修有关课程,与下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博士生一起学习,或重新进行博士学科前沿文献综述报告。一年后重新参加学科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 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如考核仍不合格,由系里提出意见报教务处和研究生工作处签署意见后,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予以退学处理。

八、发表论文

  (一)在校学习期间,我系博士研究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未达到此要求的,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核心期刊范围:我院评价中心2013年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范围内的学术期刊。

  对未列入以上核心期刊范围,如在自然科学类期刊、境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期刊及外文期刊、境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由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术期刊及论文的级别进行审核并向研究生院提交相关依据,经研究生院审定后可视同为相应等级的成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处理。

  在“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发表3000字以上的理论文章(独著或第一作者),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可视同为完成核心期刊文章任务。

  (二)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博士研究生必须填写《博士研究生学业(论文发表)审查登记表》,并将其连同刊有自己论文的刊物原件、论文的复印件交所在系审查,审查结果由 所在系报送教务处审核备案。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是衡量博士研究生能否获得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注重理论质量,讲究学术规范。

  (一)选题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广泛地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搞清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学位论文的题目。学位论文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特别要注意选题适度,避免选题不当。

  学位论文选题须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核同意。

  (二)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题目确定之后,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在第三学期的后8周至第四学期的前8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在开题报告过程中,要注重研究、解决实质性问题,避免走过场。

  (三)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突破性或创新性见解。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要概念准确、分析严谨、推理严密、论证明确、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

  学位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含3-5个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要求应有脚注)、结论、中外文参考文献和附录。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十万字左右。

  博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学年。

  (四)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指导小组、答辩委员会及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工作,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十、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导师、指导小组应针对性地安排博士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等其他学习项目,以拓宽、深化其学术视野,提高其科研能力。

  十一、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

  其学位课程考试及学分要求与在院博士研究生相同,但将限制性跨学科课的考试改为学科专业综合考试,免修社会实践和选修课。

  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与在院博士研究生相同。

  十二、本规定自2014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中国边疆历史系

2015年4月10日

 

 

 

中国边疆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政治思想方面

  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并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定正确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向,较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培养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推进边疆社会稳定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服务。

  2、业务素质方面

  能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各相关历史学科的研究现状,能自觉地深入了解边疆地区的实际,在了解和掌握中国边疆地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边疆历史学及国外边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从事中国边疆历史学研究的能力,写出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

  3、外语方面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以之熟练地阅读有关中国边疆历史学专业的文献资料,且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4、身体素质方面

  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到中国边疆地区从事调查研究;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较重的心理压力和外界压力而开展正常学习与研究工作。

二、培养方式

  本专业拟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综合培养。既要使其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基础理论和中国边疆历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其从事中国边疆历史学术研究和独立承担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导师集体的优势。

  1、聘请学有专长的著名专家学者定期讲课或不定期讲座,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边疆通史等有关知识。

  2、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际需要,拟就3个专业方向设立3个指导小组,其中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为主,也包括一些本领域的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指导小组的职责是与导师共同做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认真做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组织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外语学习,并指导其做好开题报告;组织安排社会实践;组织硕士研究生定期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有关学术会议;鼓励并帮助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有关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党的边疆政策等科目的学习,一般以自学为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依靠深入边疆地区的实地调查,增强感性认识,以便充实、丰富边疆知识。

  5、严格考核制度,不姑息迁就,鼓励先进,批评后进,奖勤罚懒,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研究方向

  拟设专业方向4个:

  1.中国边疆学理论

  2.中国边疆断代史

  3.中国边疆区域史

  4.中国海疆史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2学分)

  (2)外国语课(3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

  1. 史学理论与前沿(3学分)

  2. 中国边疆历史学概论(4学分)

  3. 中国疆域史研究(4学分)

  4. 中国边疆经略史(4学分)

  5. 中国海疆通史(4学分)

  6. 近代中国边界问题研究(4学分)

  (三)专业课

  1. 中国边疆民族关系史(3学分)

  2.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3学分)

  3. 汉唐代边疆史(3学分)

  4. 元明清边疆政区研究(3学分)

  5. 汉唐民族关系史研究(3学分)

  6. 古代西域历史(3学分)

  7. 东北边疆与中国疆域形成研究(3学分)

  8. 新疆近现代史(3学分)

  9. 近代西藏史(3学分)

  10. 近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3学分)

  11. 近代蒙古地区行政区划变迁(3学分)

  12.南沙群岛史地问题的综合研究(3学分)

  13.内陆亚洲地缘政治(3学分)

  14.英国与中国边疆(3学分)

  15.边疆文献选读(3学分)

  16.汉唐出土文书研究(3学分)

  17.隋唐边疆史料学(3学分)

  18.元明清边疆史料学(3学分)

  19.中国海疆史(4学分)

  (四)选修课(6学分)

  根据研究方向和硕士研究生的需要选定,提倡选修跨系、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五)社会实践(2学分)

六、中期筛选考核

  (一)、考核目的及内容

  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是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基本结束时对其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考核的内容涉及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

  (二)考核等级及标准

  考核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评为不合格:

  1、学习吃力,成绩较差,入学以来有一门必修课成绩不及格(在70分以下),或两门必修课成绩勉强及格(70-74分);

  2、独立学习、科研能力较差;完成学位论文有困难。

  考核等级为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如本人仍要求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则必须重修有关课程(与下一年级同一专业的硕士生一起学习),一年后重新参加中期筛选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作为下一届毕业生参加论文答辩。如考核仍不合格,由系提出意见报教务处和研究生工作处签署意见后,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予以退学处理。


(三)考核程序

  全部考核工作须在校园信息平台(http://portal.gscass.cn)中进行。硕士生中期筛选考核的形式和步骤一般包括:个人总结(硕士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导师填写考核鉴定;系主任、教务处分别就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课程学习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

  (四)考核时间安排

  硕士生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开始进行,同年5月31日结束。

七、学位论文

  1、基本要求

  ①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综合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边疆史地学科的发展状况,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现实意义或实用价值。

  ②学位论文在史料、资料的发掘和利用或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观点和见解。

  ③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有任何剽窃行为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④ 学位论文应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分析严谨,文句通顺,文本工整,图表整齐清晰。

  ⑤ 论文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含3-5个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要求应有脚注)、结论、中文与外文参考文献和目录。

  2、学位论文写作时间及字数

  ① 硕士研究生用于写作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学年。

  ②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

  3、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工作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工作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不另作其他说明。

八、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1、导师、指导小组应有目的地安排硕士研究生参加社会调研、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等其它学习项目,以拓宽其学术视野,提高其科研能力。

  2、提倡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中国边疆历史系

                                                2015年4月10日

作者:管理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20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

公众号

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 版权所有 2020
Copyright (C) 2018 Chinese Borderlan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